中共汕尾市委黨校新校區自啟用以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聚焦主業主課、人才強校,構建立體化教學體系,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約350期,培(輪)訓干部3.8萬多人次,以高質量干部教育培訓為汕尾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走進市委黨校新校區,映入眼簾的是綠意盎然的庭院、平坦寬闊的水泥路、整潔干凈的廣場。黨性教育樓、教學樓、學員樓、學員餐廳等建筑錯落有致,配套設施齊全。教師們在寬敞舒適的環境下辦公。來自山西臨汾的教師張園園告訴記者,來到市委黨校工作,就像在家里一樣,很親和溫馨。
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青年教師 張園園:(我)去年畢業于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史黨建專業,目前就職于汕尾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之所以選擇汕尾,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就是咱們汕尾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以及無限的發展潛力,汕尾正在逐漸地嶄露頭角,成為年輕人追逐夢想的沃土,汕尾市委黨校環境如詩如畫、紅色資源豐富,具備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一流的教學資源,同時還特別注重對于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為我提供了一個合作共贏的平臺。
人才隊伍是辦好黨校的重要支撐。市委黨校聚焦人才強校,一方面不斷引進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常態化舉辦骨干教師師資培訓班和學術交流研討會,積極選派教師外出培訓交流,建立骨干教師帶年輕教師的“傳幫帶”工作機制,全面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劉佑利:我們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百千萬工程”“海洋經濟”“融灣發展”等領域,開展課題的研究、撰寫高質量的咨政報告,通過多維的創新與深度的實踐,構建起“教學提效、科研賦能”的高質量發展體系,為汕尾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我們開展了20余場學術交流活動,有21篇調研報告獲市領導的批示,有4篇理論文章在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發表。
在聚焦主業主課方面,市委黨校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初心,緊扣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的核心要求,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核心課程,形成“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履職能力”的三維課程矩陣。通過“導覽講解+實地體驗+互動研討”模式開展現場教學,讓學員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劉佑利:三年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350期,培訓干部3.8萬多人次,我們設置“總論+分論+汕尾實踐”的課程體系,精心打造了20多處具有海陸豐特色的黨性教育現場教學點和10條現場教學的精品路線,我們積極開展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組織教師走進機關、走進學校,深入基層宣講300多場次。
風正時濟揚帆起,擊鼓催征開新局。市委黨校將繼續以爭創具有海陸豐革命老區特色的一流紅色學府為目標,進一步強化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咨政能力、人才隊伍、管理服務和校風學風等標準化制度化建設,為培養造就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干部隊伍再立新功,在服務汕尾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征程上書寫新的時代答卷。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劉佑利:堅持特色辦學,深入挖掘海陸豐紅色資源,開發特色課程,打造黨性教育的品牌,堅持人才強校,不斷補齊短板,實施“名師工程”,加大師資培養的引進力度,強化青年教師的培養,堅持開放辦學、合作辦學、凝聚合力,加強與上級黨校及兄弟黨校的上下聯動和交流合作,深化深汕合作,形成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努力為汕尾革命老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我們黨校的力量。
來源:汕尾手機臺